导航

盟员为亚运宣传献计献策
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  发布时间:2017-10-09   浏览次数:66

20091122,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就亚运会宣传问题对民盟广东省文化、盟史与参政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、广东商学院新闻系副教授熊晓萍进行了采访。

08年的政协大会上,熊晓萍的提案《以亚运会为契机,加强广东网络形象建设》获得大会书面发言。在采访中,熊晓萍就广州亚运会的宣传谈了自己的看法,她认为,网络已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,因此,网络形象已成为整体形象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网络传播作用之大,在08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,网络实际上已起到了主流媒体的作用。广州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承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,亚运会为提升广东形象提供了难得的契机,如何做好宣传工作,是件大事。广州在场馆、交通、通信等硬件建设上十分重视,投入巨大,但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方面则明显不足。

她提出,领导层媒介素养急待提高。领导层对网络特性缺乏了解,很少关注博客和论坛,未能适应网络这一新媒体带来的变化,亚运会如此重大活动,迄今未见有关领导就亚运大事与网民进行对话,听取网民见解,说明尚未深刻意识到构建网络形象的重要。广东网民为全国最多,达到4554万,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力量。

亚运网络平台少且缺乏吸引力造成亚运宣传力度不足。网络可说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传播工具,广东是传媒大省,但在开辟网络平台让网民介入亚运这一重大活动方面多有欠缺,广州举办亚运会最好的名片是民众参与,这里的“民众”很大部分身份同时是“网民”,唤起广州全体网民的热情,办一个大part,欢迎全亚洲全世界的人们来广州做客,从而起到扩大广州知名度的作用。但仅有的亚运网站亚运官网缺少宣传,没有知名度,在年轻网民中调查,95%以上不知道。而且网站形式陈旧,栏目内容单薄,难以吸引网民注意。

熊晓萍还就亚运宣传提出了建议,如请广东省主要领导人就亚运会专题做一次网络对话,引起利用网络加强亚运宣传的重视;亚组委与网络媒体合作,在各大门户网站、网络聊天工具上对亚运官网进行宣传,增加其知名度;完善官网,利用游戏、聊天工具、博客、播客等有创意的形式吸引网民;上传网民拍摄的与亚运有关的照片、视频等,让亚运会更具亲民性,以此让网络为亚运宣传起到应起的作用。

熊晓萍作为文化、盟史与参政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,在利用其网络传播研究专业所长参政议政方面有积极的表现,近几年每年都有提案获得政协大会提交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(民盟广东商学院支部)